“樓道里好安靜啊。”畢業前重新來到弘毅樓,這安靜的氛圍讓我不禁想起去年冬天自習室外樓道里的熱鬧。
對於B區自習室,我的的回憶很清晰。從去年那個漫長得讓人失去耐性的暑假開始,到公考結束,像每一個備考的同學一樣,自習室成了我三點一線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。我用將近半年的時間將自習室打造成了在學校的第二個家。桌子上的擺設日漸生活化:桌面上帶拉鍊的筆袋變成了易取的開放式筆筒,成包的手帕紙變成了方便的抽紙,水杯、護手霜和多肉盆栽是桌子上的風景,夏天的花露水、冬天的坐墊和各式各樣的感冒藥成了自習室裏的生活必需品。在那段努力而自由的日子裏,我總會抬起頭自然地望向自習室窗邊的背影,藉助他們認真的樣子來影響某一刻懈怠的自己。

從早到晚,從夏到冬,在對未來充滿好奇的惴惴不安中,自習室裏有一種力量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實。我知道,2016年的自習室裏,還會像去年一樣承載遠方的夢想,還會發生類似的故事。背書人依然會響亮而乾脆;陽光透過樓頂的玻璃打到複習資料上,還是會温暖他們的心;喜怒哀樂還是會通過電話裏各式各樣的方言傳遞出去……
要畢業了,不禁想到這四年,自己在圖書館學習、讀書時的情景。這裏有成千上萬免費的書籍,在這裏讀到的書讓我遇見更好的自己,這能讓自己在以後跌宕起伏的生活裏擁有處變不驚的心。想着自己在某個午後,坐在圖書館裏,一本書,一杯茶,靜下心來與大師來一次交流,這時會覺得全世界就剩下我和這本書了。
最讓我難忘的是有一次快考試了,我把一個存着很多資料的U盤忘在圖書館的自習室了,回去找了好久都沒有找到,這時旁邊有個正在收拾報紙的的阿姨告訴我説,她想着U盤裏或許有很重要的資料,怕放在書枱上弄丟了,便收起來了。現在想起來心裏仍然充滿了感激。

(原載於《青島科技大學報》第764期第2版,2016年6月21日)